11月19日在第十四届亚洲金融年会的科技普惠主题论坛中,来自金融科技龙头、银行业和投资业的代表们就区块链技术应用的难点和痛点进行了讨论。
陆金所通过区块链服务的交易总额逾千亿
陆金所科技中心研发总监朱益盛表示,金融领域区块链应用主要痛点有:一是技术方面区块链可视化的问题,区块链要和商业结合,在和产品结合的时候如何让用户明白,可视化是个很大的问题。二是现在技术讨论比较多,但在应用创新上还需要花更多精力。三是区块链需要多方合作,找到合理高效的激励机制非常重要。四是法律问题,需进行合规化管理,比如说像合同存证已经非常成熟,但现在还不具有法律效力。
陆金所在区块链上的尝试分为B端和C端,B端是把金融资产及交易完整链条上链,把金融资产、金融机构、产品包括风控过程,还有整个交易信息完整地上链,让各个参与者建立起互信基础。
在C端陆金所的应用偏向于解决用户体验,比如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可回溯的特性,把用户辅助认证信息上到链上去共享,前提是经过用户授权,还要对用户信息严格加密保护。
陆金所控股旗下已有五项服务通过工信部的区块链备案,截至目前平台上通过区块链技术服务的交易超过1000万笔,总金额超过1000亿元。
万向区块链副总经理杜宇表示,区块链作为开源技术其实技术壁垒并不高,首先得基于对产业、行业的理解,区块链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新思维方式,把新理念、新商业模式和实际产业相结合是最重要的。
出身于产业背景的万向区块链专注于和集团业务相关的工业、农业及金融三大领域。
杜宇表示,“现在很多应用场景可能并不需要区块链,很多是为了区块链而区块链。离区块链大规模商业应用还需要一段时间,但国家层面的重视会加速这个进程,拐点会更快到来。我个人感觉可能在2021年会真正迎来一波区块链大规模应用的爆发。”
恒生电子区块链运营总监任珊表示,目前区块链比较好的应用在信息披露和数字资产上链这两个方向,供应链金融则是区块链在金融领域比较容易突破的方向。
2018年12月,恒生电子参与了“中国贸易金融跨行交易区块链平台”建设,此平台由中国银行业协会牵头,11家头部银行及4家科技公司共同参与,已完整实现国内信用证等业务上链,其现有区块链底层由恒生电子提供服务。
银行部分对公低频业务天然适合区块链
光大银行信息科技部处长姜浩当日表示,光大银行主要探索了区块链在公益扶贫、支付、消费、资产管理、国际贸易、还有底层技术平台的相关应用。比如说在雄安新区,光大银行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动迁款和农民工工资支付环节可溯源和落地。
什么是适合区块链的场景?姜浩表示,首先是多方协同参与,不局限于一个企业内部。其次是联盟,区块链有私有链、公有链和联盟链。如果说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主牵头方,很难形成广泛的、大规模应用的杀手级区块链应用平台。所以现在区块链更多集中在同业合作和产业链领域里面,局部地在用区块链技术解决局部问题。
“比如说在银行高频支付场景其实就不适合用区块链,至少现阶段不适合。目前银行集中对公低频的业务,像信用证,还有供应链、资产管理等,这些天然在业务领域就没有形成中心节点的业务场景就比较适合区块链技术。”姜浩说。
汇付天下首席架构师梁星元认为,区块链首先可以突破的点是结合其它技术的发展,会起到1+1大于2的效果,例如5G技术。比如说未来的支付操作,可以是发起者按照用户和银行的合约去做。
梁星元称,虽然现在移动支付已经非常发达,但仍然有些场景存在不便捷的,比如说跨境支付。另外现在支付主动权都握在支付机构手里,而上区块链之后用户就可以作为参与方进去,有权制定自己的合约。
鼎峰资本创始合伙人、算利金控董事长李侨峰表示,目前随着国家层面对区块链的关注,区块链创业公司的估值也水涨船高。李侨峰表示,区块链行业赛道刚刚开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杀手级的应用。
作者: 包慧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2019年12月03日